建築是什麼呢?它很抽象卻也具象,它是美麗卻也醜陋,他總是迎向陽光,
卻也充斥著陰影,它是容納我們所有喜怒哀樂的容器,
交雜著所有,陳列在大地之上。
建築師又是什麼呢?它讓人期待卻也往往失落,
它常高高在上卻也莫可奈何,它擁有創作的能量,
卻很難讓我們的城市變美好,它是美麗城市的推手,
也是醜陋環境的幫兇。
有些希望,有些失望的建築生態,就是台灣建築環境的寫照,
往往信心滿滿的開始在歷經多方摧殘試煉後,所剩無幾。
「難道沒有更好的模式嗎?」我時常在思索著。
一個好的作品真的是需要天時、地利、人和完美搭配,
才有存在的可能,不然將被歸類於「殘花敗柳」之屬,
它的一生將受世人指點唾棄,黯淡無光多可惜啊!
我認為整體建築環境的提升就能改善市容,增進都市觀瞻,也就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及國民素質,才有國際競爭力。
從這五方面,著手必能有效改善
一、業者:切莫一切以營利及低品質低價位為主要思考,創造良好的產品是應盡的社會責任。
二、建築師:本質學能再充實進修,降低設計費是一切惡性循環的開始,相信高水準的服務必定受到肯定與讚許。
三、營造商:落實精確美學,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態,良好的管理及服務才是最大的利潤。
四、政府建管單位:不適切的法令儘速修改調整,為了社會國家的未來,在法令有彈性解釋範圍內不要抹煞原有美好的設計。
五、使用者:給予用心的設計規劃及產品肯定支持,並且多觀摩交流提升自己的品味及鑑賞力。
台灣的建築環境正緩慢的進步著,惟有大家的齊心協力才能加速提升,大家加油!台灣加油!